昨天,在朋友圈看到一則消息:原沈陽輕工供銷總公司副總經理李素文同志,因病醫治無效,于2022年4月4日7時30分在家中去世,享年89歲。
盛京擺渡和沈陽時光客棧曾以“不知道吧?五位副國級在沈陽任過廠長!” ”傳奇人生李素文!”“一座城,一百人:大沈陽的100年記憶!(1989年)”等回憶文章,回憶過李素文老人的往事。
資料顯示,李素文,曾用名李靜婷,女,1933年3月生于河北省樂亭縣。初中文化。1954年9月加人中國共產黨。1956年1月任樂亭縣郭家莊農業生產合作社副社長。1957年1月到沈陽市沈河區南塔商店工作,先后任營業員、營業組長,1960年2月任門市部副主任。1963年9月調和平副食品商店,任班長、副政治指導員。
李素文在南塔商店工作時,經常為烈軍屬、五保戶、雙職工送貨到家。在和平副食品商店時,又創造出“五不、六個一樣”的工作方法,即不想私事,不談私事,不開后門,不走后門,不賣快貨;接待生人或熟人一個樣,對老人小孩服務周到一個樣,對買多買少介紹商品一個樣,對買與不買主動熱情一個樣,開業后閉業前柜臺商品豐滿一個樣,工作忙與閑服務質量一個樣。由于她處處為顧客的困難著想,深受群眾歡迎。她的事跡和服務經驗,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重視,曾先后在副食品公司、第二商業局、省市和全國商業系統介紹推廣《沈陽日報》《遼寧日報》《大公報)及遼寧、上海等地的刊物上都登載了她的事跡。1965年在沈陽、北京等地舉辦了她的先進事跡展覽會。
1958年李素文被選為公司、局的先進工作者,1960年被選為沈陽市勞動模范,同年當選為遼寧省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。1959年9月出席全國群英會,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。1964年被推選為全國商業系統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。
1968年5月,李素文任沈陽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。1970年任中共沈陽市委常委。1972年11月任遼寧省革委會副主任、省委常委、共青團遼寧省委書記。1973年8月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,被選為中央委員。1975年2月當選為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。1979年2月回沈陽市糖果廠勞動。1983年8月任沈陽市糖果廠副廠長。1986年10月任沈陽市第一輕工業局供銷處副處長(副經理)。1988年9月退休。1997年開辦了一家高科技產品專賣店。(感謝張黎明老師補正信息)
經歷過“文革”歲月的中老年人們,大概都不會忘記那個從賣菜起步,竟然走進中南海、走進聯合會、走著走著走進一片落日余暉之中,最后銷聲匿跡了的大名人李素文。
她曾是沈陽市的一名普通營業員,在那個火紅的歲月里,因被授予“三八紅旗手”、“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”稱號成為一時風云人物,并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。“文革”結束后,她回到了沈陽……(下圖左一為李素文)
“賣菜大嫂”
1933年,李素文出生于河北樂亭縣的農村。家里條件不好,李素文小學沒有上完就輟學回家了。直到1956年,李素文隨丈夫從農村來到沈陽市后,她的命運才慢慢地發生了改變。
來到沈陽一年后,李素文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——到沈陽市南塔商店第二門市部當了一名售貨員。李素文從小就心靈手巧,又愛動腦子,鄰居、家人經??渌c子多。做了售貨員之后,她就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了琢磨怎么賣好菜上。
一次,一個顧客來買菜,指著一種菜問它的炒法。李素文回答不上來。為此,她整理出了炒菜中一些常見的問題,專門到附近一個單位的食堂,向一位有30多年烹調經驗的老師傅請教。老師傅很奇怪地問她,一個售貨員學這些東西有什么用處?李素文說,自己想學這些知識,為那些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顧客提供參謀。
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,李素文并不是那種單純的“業務型人才”,她很會借助組織的力量推廣自己的經驗。比如,她在請教了老師傅之后,還請黨支部出面,把老師傅請到商店,給全體售貨員講課。后來成為勞模后,她和另外幾位勞模一起,串聯了全市幾百名賣菜的營業員,請來大飯店的師傅講課。李素文的組織能力由此可見一斑。就是這一點,使得她從普通勞模中脫穎而出,步入政界。
42歲當選人大副委員長
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,李素文多次被評為全國勞模。此后,一系列的榮譽和頭銜更是紛至沓來:全國“三八紅旗手”,商業部“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”,沈陽市革委會副主任,中共第九、第十屆中央委員。
李素文還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,并在第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作了《為革命賣菜》的發言。也正是這次發言,讓李素文引起了中央高層領導的注意。她發言時,從容不迫,自然大方。雖然講不出什么高深的學問,但來自基層的她言語中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、樸實的情感流露,以至于周恩來總理7次帶頭為她鼓掌。會后,總理還把她留下來,問長問短,給了她很多鼓勵。
1965年到1966年,全國很多地方都舉辦了“李素文學習毛主席著作展覽”,開展了向李素文學習的活動。四屆全國人大會議籌備時,經李先念副總理提名,李素文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人選名單。經周恩來總理同意,上報到毛澤東主席那里。
1975年3月,李素文來到北京,住進中南海,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職務,成為國家領導人。這一年,她只有42歲。
夢一般的歲月
當選人大副委員長后,李素文開始了人生中夢一般的歲月。她常常出現在報紙、刊物和銀幕上,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,視察工廠、農村。國家為她配備了秘書、司機、警衛員、廚師。她頻頻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,參加外事活動。
按照當時的規定,她雖然已經在中南海工作,但工資待遇仍然是原來的62元,還是在原單位發。丈夫怕她出門在外應酬多,每月給她寄50元,甚至夏天北方發的降溫茶也給她寄去。無疑,她是高級干部中的“窮人”,但她很知足,因為陳永貴副總理還掙工分,她畢竟掙工資。
1966年9月,她隨中阿友好代表團到阿爾巴尼亞參加中國國慶活動,原來出國還有10美元零花錢,這次一分錢也沒有??傇撜l型、理理發吧,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。經大使館安排,她最后找到了一個老華僑開的理發店,說明情況,才免費理上了發。
她那時最怕的是家鄉來人,不是不歡迎,是囊中羞澀。因為在故鄉人眼中,李素文當了大官,他們到北京來看李素文,一定能吃好玩好??衫钏匚木碗y了。招待差,人家說你慢待說你忘本;招待好吧,月底就得“扎脖”。果然,有一個月家鄉來了四五撥人,結果,月底她只好大蔥抹大醬了。她記得很清楚,一次,沈陽市財貿部的老部長來看她,她左右掂量,最后只得包餃子招待老人。
那時候,到國務院、人大開會喝一杯清茶,自己要掏一角錢;出國訪問,她往往要向別人借衣服穿,回來再把衣服還給人家。
工作勉為其難、生活捉襟見肘都還好說,李素文是苦孩子出身,不怕吃苦,可變幻的政治風云實在是她應付不了的。她只是憑著樸素的思想感情來做事,按照她的理解“緊跟偉大領袖的戰略部署”,甚至腳踏到哪一條河流里都難以說清楚。
▲陳永貴、吳桂賢、李素文(左二)在大寨
1975年,中央讓李素文協助李先念同志分管財貿工作。當時正趕上“批鄧”,李素文自然在財貿戰線狠抓“批鄧”,也成了“批鄧”的先鋒。1976年,粉碎“四人幫”之后,李素文成了一個“問題人物”。她的名字逐漸從報紙上消失了,雖然沒有文件指出李素文犯了什么錯誤,也沒有罷免她人大副委員長的職務,只是通知她回沈陽工作。就這樣,李素文由國家領導人一下子又變成了普通人。
從“天上”重返“人間”
1978年4月12日,李素文回到了久違的家鄉——沈陽。李素文決定不要組織上的安排,決心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,去市糖果廠上班。
1982年5月1日,在天津市縣團級以上干部會議上,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講話中,兩次提到李素文是50年代的勞動模范,為黨和人民做了許多工作。最后,他坦誠地說:“我們不要忘了她,犯了錯誤不要緊,認識了就好,轉過彎了就好嘛!”他還請天津勞模張世珍給李素文寫信,要李素文振作精神,做好工作。
胡耀邦的這番話傳到沈陽,傳到李素文耳朵時,她流淚了。同時她也想通了,對歷史不應該埋怨,而應該放眼向前看,尋找自己新的人生價值。經過5年辛勤耕耘,李素文用自己的汗水與能力贏得了人們的尊重。1983年10月,她被選為該廠副廠長,主管經營。后來,她又擔任了沈陽市輕工局供銷公司的副總經理。
1989年,李素文退休了。兩年后,她發現一種保健床墊質量不錯,就大膽地貸款30萬元,自籌20萬元,辦起了沈陽市第一家專賣店,實現了當老板的夢想。畢竟是名人,她的公司一開張,生意很紅火。
此時的李素文已經完全習慣了“人間”的生活。生意做得風生水起,日子也過得相當不錯。她很滿意。不過,她有一件心事:她的政治待遇一直沒有恢復,全國總工會,省、市有關部門慰問勞模,沒有她的份;組織勞模去北京,沒有人通知她。這讓她深深地感到遺憾。
1998年的一天,上級通知李素文去參加沈陽解放50周年紀念活動。這意味著她的政治待遇已經恢復了。
1998年8月15日,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沈陽,在河水清清的南運河將軍公園接見了包括李素文在內的30多位勞模。當江澤民握到李素文的手時,用親切的口吻說:“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,你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,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,現在仍然艱苦奮斗,勤儉持家,在全國開了一個好頭,祝你們健康長壽!”那一刻,李素文激動地流下了眼淚……
時值今天,斯人已去,
風范長存,令人嘆息!